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自在生活何處尋 臺南分院許仁壽分享快樂祕笈

有人疑惑:學佛之後,為什麼變得更不快樂?法鼓山臺南分院禮請許仁壽老師專程南下,8/26起,以「禪悅的人生」為題,舉辦六場佛學講座,引眾解惑行道。第二場8/27上午9:00-12:00,許老師以聖嚴法師《佛法綱要》等書為主,分享快樂祕笈。行雲流水精闢講述,點出人生各個階段,能否體驗究竟快樂的關鍵,在於選擇集「紅點」種福田,還是集「黑點」造諸業。


學佛之後,執著所學要求自己和他人,只會讓自己和他人不快樂。例如:自己吃素也勉強別人吃素。許老師鼓勵尊重他人,管好自己,快樂並不難。老師在白板畫出「八識熊掌圖」,圖中「紅點」代表善念善行,「黑點」代表惡念惡業。老師提醒大眾,八識田的「紅點」累計愈多,愈幸福快樂。若是將愈多「黑點」造業種在阿賴耶識,則八苦上身惶惶難安。


一般人將滿足世俗名利慾望的追逐,當成尋求功德快樂目標,例如:達摩回應梁武帝,何以建寺供僧無功德?因為梁武帝所作所為仍在爭名圖利。當代凡夫追逐住豪宅、開名車、登百岳等美夢,甚至看到道友誦《華嚴》三遍,心想也要拚過他,這都是顛倒夢想,很難真正快樂。佛陀教導要找到真正快樂,必須活出生命意義。聖嚴法師也在《真正的快樂》指出,活出生命意義發掘真正的快樂,在看清苦樂根源並轉化內在和外境引起的不悅。


人的煩惱起於「有我」,老實修行,體驗「無我」,從善根、善習做起,才能轉念諸苦。聖嚴法師在《美好的晚年》,面對生老病死,體會人做不了主。只有學習超越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我見,不顛倒耽溺常樂我淨,清楚借「假我」修「真如」,發揮慈悲與智慧的如來佛性,才能通透禪悅。


聖嚴法師《佛法綱要》提到,修行的起點和成佛的圓滿終點是:四聖諦、六度波羅蜜、〈四弘誓願〉。」老師說明,四聖諦著重不斷練習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八正道,可另參考聖嚴法師《三十七道品》。六度之「度」,指超越苦與煩惱。其中「忍辱」是大考驗,如《金剛經》佛陀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以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斷嗔心,此乃「無生法忍」。「發願」、「自覺」則是修行的必備,〈四弘誓願〉是成佛之道的指標。依道修行對治妄心,超越當前令人起煩惱的社會現象,諸如:開車和排隊遇到插隊、詐騙盛行、選舉爭議等。


吳梳寸分享:「義工遇到考驗,常回來上課薰習充電,可提醒自己持續精進。讓自己超越煩惱、改變習氣。」。平常在臺北工作的吳峻育體驗到,許老師講的內容和聖嚴法師所教的修行方法一致,行住坐臥離不開每個當下清楚放鬆,就是禪法。余演潤當場購買一本聖嚴法師《佛法綱要》,她說:「許老師的講座淺顯易懂,但初發心容易,還是要用功多看點佛法書籍。」
法鼓山臺南分院表示,許仁壽老師「禪悅的人生」講座,接下來還有9/2(六)14:00-17:00、9/3(日) 14:00-17:00、9/9(六) 14:00-17:00、9/10(日)9:-00-12:00四場,歡迎親臨臺南分院參加。其他活動訊息,請瀏覽臺南分院官網: https://tainan.ddm.org.tw/ 。


文:陳昭昭
圖:楊婷如

相關圖片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