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從「心」遇見自己逍遙遊 臺南分院心靈環保講座

你過得好嗎?如何活出美好自在的生命?」法鼓山文理學院蕭麗芬助理教授兼學務長,於115日上午930分,到臺南分院以「逍遙遊與心靈環保-從故事中遇見心自己」為題,透過《莊子》13個經典故事,精闢生動和大家分享,從「心」遇見自己,實踐心靈環保,就能開創體驗生命的自在美好。活動現場及線上共計近450人聆聽本場講座。

 

什麼是「逍遙遊」?逍-消解自我之累,不再自我中心,一一放下;遙-遠見自然之理;遊-達到自由之境。蕭教授分享《莊子》13個經典故事,從故事中遇見「心」自己,淨化心靈,提昇人的品質。而生命要過得好,不是往外看別人,而是反省自身,看見自己要怎麼活?蕭教授指出儒道佛思想一致主張,人透過修身養性的功夫,和自己也和別人及環境建立良好關係,與宇宙萬物和諧共存,生命才能「逍遙遊」。

人該如何突破現境,實踐自我價值?蕭教授娓娓述說北冥有隻自我覺醒的小鯤魚,不斷跨越孤獨與恐懼,終於從小鯤魚轉化成大鳥,在空中振翅高飛御風而行,活出不一樣的生命。象罔-玄珠之遺亦然,不靠知識,不靠嘴巴,不向外追求,貼近真正的自己,發現自己就是一座寶蔵,才能真正得道。從腐鼠與鵷鶵—惠施相梁故事中,莊子以鵷鶵與鴟比喻自己和惠施,表達堅持忠於自我,不追逐相位的世俗價值,穩定持續走在自己的道上,實踐自我價值。

 

當被視為怪咖與無用之物,如何自我肯定並安然自在?天生只有一隻腳的右師,選擇坦然接受事實,安之若命、泰然自在。所謂「怪咖」,沒有好與不好,只有不一樣,從不同中去體驗唯一與獨特。如同一棵茂密的散木,而被世人視為無用之木,卻因此享有天年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自我價值由自己定義。兀者王駘也是如此,他有高度醒覺,專注安定,不起分別心,不僅活出自己的樣態,還予人安頓的力量與舒服的感受。

    人又該如何面對繁複的社會與人事物?藉庖丁解牛故事,蕭教授說明牛是比喻複雜的社會關係,只要放下自我中心,改用單純的心,悠游自在融入社會。化解偏見,清明洞察,即能順勢而為遊刃有餘。而梓慶削木則在告訴我們,面對事物,放下功利,放下自己,不必耗氣耗力,只要靜心專注,自然渾然天成。至於顏回家貧的故事,則在說明「心齋——心之齋戒」,必須放掉主觀成見,放下感官的認知執著,自然地面對一切人事物,就能發揮無限可能。

 

    面臨生死大事,又該如何安己安人?蕭教授以三個故事來闡釋。首先,生病觀想-拘拘與順化-莫逆心交,指出人生沒有死路,即使遇到重病,若安心面對疾病,發揮想像力都能創造任何的可能。其次,有情與無情-鼓盆而歌,惠施詰問莊子,面對亡妻怎能鼓盆而歌?莊子認為生命最初來自天地宇宙,死亡回歸初始,此乃生死如一,明白了,看懂了,就可放下了。再者,誤解與化解-弱喪歸鄉故事,麗姬後悔當初離開母國時淚泣不止,比喻人因無知而對死亡產生揣測與恐懼,然而人生如夢幻泡影,終必清醒。蕭教授提醒大眾,人生要認真,千萬不要當真。

   最終,信眾提問有關生死大事。蕭教授以自身17歲時,面對、處理父親意外身亡的事例,闡示生死是自然變化,而變化是自然的狀況。唯有學習接受變化,才能消解對亡者的不捨。蕭教授總結 聖嚴法師提倡的心靈環保,是以觀念的導正,提昇人心靈的自由與自在。恢復人的自然本真,發揮無我精神,成為自己真心認同的樣子,如《莊子‧逍遙遊》所言:「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氣之辯,以遊無窮者」,活出「無己」與「無待」的生命境界,才是真正的逍遙遊。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FHhPHcqxWs

 

文:郭碧蘭
圖:張耀心、許常修

相關圖片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