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從「心」出發

從「心」出發 ─《觀心銘》

10
月8日,上班族最忙碌的星期一,2018年下半年第二堂課《觀心銘》課程,在臺南分院準時開始。雖然生活忙碌,仍有130多位學員參加聽講,其中有幾位還是第一次來,常慧法師打趣說:「永遠都有很勇敢的人。」課程就從輕鬆的開場進入了主題。

常慧法師講解《觀心銘》是以信、解、行、證四個層次來說明修行的次第。上一堂課直接從「信」破題,點出宗旨─「觀身非身,鏡像水月,觀心無相,光明皎潔。」我們的身和心是修行很重要的道器,要先用身來修心,再捨下對身的執著,最後還要做到心不著相,如果能到這樣,心就能達到清淨光明的狀態。首先確立了修行目標,讓大家生起信心。



接著講述「解」,告訴我們如何觀身「非身」?首要之務是讓大家理解身體的虛妄相,進而能放下對身體的執著。這又分為兩個步驟:先破身相,可以從粗的外相做起,讓身體的欲求回到簡單的狀態;再來要破身見,聖嚴師父告訴我們,要從身體組成的四種物質─地、水、火、風,一一來拆解,知道這都是因緣合和的,只要抽掉其中一個,就不成為人身了,這樣我們執著「身體為我」的概念就會慢慢鬆綁!

進入「行」的部分─明「修心方法」,法師引導大家如何正確無誤的觀照我們的心。心無相的狀態是如何?心著相的情況又是如何?無相是證悟的人所達到的無我境界,這時已沒有時間、空間、大小的分別,最重要的是沒有了自我中心。無相的境界很難企及,我們通常是著相的情況多,常為妄想執著所困,需要透過修學,慢慢去除一分一分的煩惱執著。雖然是少分的體驗,也可以幫助他人減少煩惱痛苦,至於此階段有沒有證悟並不重要,只要走向正確的學佛方向,不斷的去努力,必能積累證悟的資糧。



既然談到「行」,就要用對方法、用好方法,詩偈中的「急處迴光,著力一照」就很容易在生活中用上力,每當我們心很著急的時候,身體必然也跟著緊張起來,這時就要返照心念,用念佛、觀呼吸或念話頭的方法,把心拉回來,如此,原本混亂的心就會慢慢沉澱。隨時覺察自己當下的狀態,停下來看看自己究竟抓了什麼?再仔細分辨自己所抓的東西也是不斷在變化著,那麼,對於這種虛妄不實的變化相,我們又有什麼好執著的呢?

法師舉了一個例子,比如我們到醫院做檢查,醫師懷疑有不好的狀況,而檢驗報告一星期後才會出來,結果在這一星期內我們就會有百樣的臆想,千般的思索,情緒起起伏伏,輾轉反側睡不著,甚至有什麼風吹草動就身心緊繃。一星期後證實身體是沒問題的,終於才放下心中大石。等待報告的一星期中,我們自編自導,演出一場誇張荒誕的劇碼,製造許多的妄想雜念,也產生了許多負面的情緒。



生活中我們有太多類似的經驗,或大或小的纏繞,一次又一次的在情緒中輪轉,掙脫不開。在層層剝開這些胡思亂想後,我們才發現自己深深地陷入情感的泥沼裡,或許是對親情放不下,對愛情看不透、或者對友情想不通…..總之,許許多多的情感牽扯,讓我們產生擔憂害怕的情緒,強烈的力量使得我們在自己建構的虛妄世界中不停的轉動,無法停止下來。

但是,情感和妄執的牢網,真的是撥不開的迷霧嗎?憨山大師寫道「雲散晴空,白日朗照」。這是修行者的體證,他們真真確確看到雲後的陽光晃耀,而把所看到的實相告訴我們,並鼓勵我們如果能堅定信仰,認真修行,必能實證到「白日朗照」的境界。所以,只要努力讓智慧透出一絲光芒,深信烏雲背後一定有陽光,這樣我們的修行會更有信心、更加精進,煩惱的纏縛也會逐漸鬆綁。



既然造成擾動的是這顆心,要對治當然也是這顆心了!所謂「內心不起,外境不生」,我們所處的世界都是心所變現,這一切都沒有固定不變的樣子,所以「但凡有相,不是本真」,沒有一樣是真實的。法師舉例,在打坐時,嘴巴雖不說話,但是我們內心卻一直滔滔不絕,內心的對話不是從妄想所生,就是外境聲音或動靜所引發的一連串念頭。我們要清楚這些都是暫時因緣合和的虛妄相,處理的方法是不管它,繼續回到方法。這原則,不管在待人或處事上都是一樣的。時時用「但凡有相,不是本真」來提醒自己,遇到逆境、惡緣時,內心自然會坦然安定。

如果能再進一步做到「境來便掃,掃即放過」,功夫就更深了,這就要有很強的覺察力和觀照力。因為我們的妄念會一直飄,不能太用力去對治,所以憨山大師用了這個「掃」字,實在很貼切,妙用自在其中。境掃的方法是不著相、不分別,心自然不被境轉。這又歸結心的層面來了,凡聖都同樣是這一顆心,差別就在對執著有沒有斷,開悟不是換一個身體,而是觀念整個改變,看到法性,而整個心豁然開朗,洞見實相的智慧。



雖然我們上了課,知道自性本空的道理,但是世間的種種現象還是有的,我們要隨順因緣去對應,在每個當下儘量去圓滿人、事、物乃至世界所有的緣,處處觀照、時時提醒,不斷的調整身心狀態。當塵垢太重、念頭太粗時,也可以用持咒的方法來磨勵自己。總之,如同法師所說,察覺一切相的不真實,用「方法」來處理,就不會被不斷變化的相帶走,這就是智慧。

兩個小時的課程在法師輕鬆的引導下,很快就過去了!悟者的境界的確很深,但法師也提供了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,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實,進而建立正知正見。11月12日是最後一次的課程,會講到悟者的神通境界。「神通」的境界的確很吸引人,不過悟者對於「神通」應當會有不同的詮釋,期待藉著悟者的智慧之眼,帶領我們看見一個全新的視野。

文 / 凃藻芬
圖 / 台南分院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