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「一事無成的自在」課後分享


一月五日早上,果器法師來到台南分院,向大眾分享出家至今的心路歷程。講座一開始先播放《生命之鼓—聖嚴法師傳記》,回顧師父弘法的經歷與行誼,並感恩師父慈悲與智慧的教導。 法師將出家至今的過程依執事分為農禪寺時期、法鼓山時期及基金會時期。

農禪寺時期:由熟轉生,由生轉熟
法師於1999年8月16日在農禪寺剃度出家,一開始必須適應僧團生活,無論生理或心理都需要不斷調適,尤其是心理層面的衝擊,以往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與態度,其實都是無名煩惱,要擺脫這些無謂的慣性,即是由熟轉生;同時也藉由僧團中的戒律與經教的學習,讓以往陌生的佛法逐漸深植於心,即為由生轉熟。

在這段時期,法師經歷了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,初入僧團便遭逢這樣的大事,師父指示大家將修行的力量迴向給所有受苦受難的眾生;隨後於2000年時,法師也參與了中部「行腳祈福」的活動。



法鼓山時期:做中學,學中做
2001年8月,法師轉調至法鼓山,負責接收三棟建築,所有工作都是自己不熟悉甚至從未接觸過的,但透過與各界專業人士合作,也從中學習到許多知識與觀念。由於師父廣結善緣,邀請到許多建築與設計界大師參與建設,法師觀察到現代的建築與設計注重的是文化層面,而非僅止於商業行為。比如負責照明設計的國際級大師,便是以營造光環境為設計的出發點,總本山大殿的照明即是仿造石窟的自然光效果,並且要避免光害。以大自然為師、尊重大自然,這些觀念其實都與佛法相應,也讓法師深感討論能促進提昇,彼此都能從中學習。這段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參與山上的建設,從中學到了友善環境的做法,法師說師父尤其重視水資源的運用,在佛法中,正報是我們的身心,依報就是我們身處的環境,若沒有善待環境,我們將無所依存。

2002年時,法師隨著僧團參與了500菩薩走江湖,走訪中國大陸的佛教聖地,師父交代僧眾要以打禪七的心態來朝聖,以進入祖師大德的內心世界。2005年法鼓山落成啟用,當時正值台灣政治敏感時期,典禮上政黨重要人士雲集,師父很有智慧的請所有來賓禁語;法師也是當時的悅眾,負責敲巨大的木魚,他必須以雙手持木魚槌才能夠敲打,這些趣事讓在場聽眾聽得津津有味。這段時期法師也參與了三義千人悅眾禪二、佛化聯合奠祭主法、師父至泰國接受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時擔任侍者,以及農禪寺菩薩戒的維那,豐富而忙碌的生活,法師都是做中學,學中做,不斷累積佛法的資糧。



基金會時期:走入人群,關懷行腳
2006年9月,法師接任關懷院監院,主持各種關懷活動,包含斯里蘭卡海嘯關懷、成立菩提心健康服務中心、2007年環保生命園區啟用、護法總會教育訓練、洛杉磯道場啟用。2008年5月1日法師另兼任慈善基金會秘書長,經歷了汶川地震、莫拉克風災、0206地震,以及屏東小學營養午餐補助、長者關懷、世界地球日活動、偵煙警報器補助等,而最讓法師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八八水災後,協助六龜災區建設樂樂段永久屋,體會了彼此尊重與事前協商的重要性。

自2006年之後,法師陸續兼任五項執事,忙碌之餘,也在走入人群之後,真正開啟入世關懷的行腳。在講座最後,法師又回到演講主題「一事無成的自在」,他表示「一事無成」是「有」,「自在」才是「無」,這是他一生的功課;並以2019年的祝福:好願在人間期勉大家——許個好願,讓它實現;積極行願,造福人間。

文:楊婷如
圖:廖㛩婍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