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告別憂鬱的年代~情緒管理的智慧


告別憂鬱的年代~情緒管理的智慧-
11/5快樂生活禪活動報導


憂鬱症已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視為新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,與癌症、愛滋病鯨吞蠶食著人們的身心健康,根據衛生署2016年的統計,台灣約有兩萬人罹患憂鬱症,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,平均發病年齡為24歲,嚴重者甚至走上自殺之途,這個結果實在令人遺憾。

如何告別憂鬱?這是當前的重要課題!11/5快樂生活禪講座,常源法師將從禪法的角度切入,告訴我們情緒管理的智慧。在台南分院現場,加上透過視訊的雲集寺、嘉義及虎尾菩薩,總共有兩百多人,一起專注的聆聽。


憂與鬱古今皆然

常源法師首先指出這個年代要憂慮的事情太多,來自內在的四大不調所產生的種種痛苦,以及外在自然環境、社會現象產生的諸多壓力,讓我們身心熱惱而不得自在。這個現象,古今皆是如此,雖然過去的農業社會生活較單純,但是仍要面對生活的許多挑戰,每一個年代都有其存在及需要面對的問題,所以憂鬱的年代真的難以告別憂鬱,這是社會的現象,大家的共業!



為何憂鬱?~罐頭生活模式

“憂”是對生存和生活的不安產生的壓力,追求完美、害怕失敗是產生壓力很大的因素,這股壓力悶在心裡,一直找不到出口,久而久之就鬱積成疾。我們的內心積壓太多的訊息,造成了強大的壓力,而面臨這些壓力,我們依然用慣性的思維及生活模式去做應對,於是產生極大的衝突,我們的生活被困住了,巨大的陰影籠罩著我們,既跳脫不出去,也無處可逃,心裡的苦悶就如同密封的罐頭,無處抒發。

如何告別憂鬱?~憂道不憂貧,憂事不憂心

“告別”的先決條件就是要遠離壓力,從另一個意義來說,要先察覺身心是否健康,才能談到告別,為自己的心找到出口。我們的身心是互相影響的,而身體又是很重要的基礎:如果我們的身體出了狀況,面臨到壓力,身心一定會受到影響;一個身體健康的人,身體的機制自然可以去平衡壓力。所以身體是首先的下手處,要調好作息,飲食均衡,適當休息,放鬆緊繃的生活步調,使身體獲得健康。接著要訓練我們的心,讓混亂的念頭平靜下來,把壓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。

在這時法師寫下“憂道不憂貧,憂事不憂心”兩句箴言。有智慧的人憂的是眾生的事,求的也是眾生的事,不為己先為眾生,把自己縮小了,自己也在其中消融圓滿了!我們雖然沒辦法達到這樣的境界,但是可以慢慢做練習,也就是當下轉換念頭,站在他人的立場做思考,這樣自己的煩惱、壓力自然減輕許多。



佛法的智慧~轉化才能超越

一般人處理憂鬱的問題都會去找心理諮商,但是這只能處理一小部分的情緒,大部分的問題沒辦法解決。因為我們習以為常的慣性模式,會讓我們問題越陷越深!所以當理想與現實這股業力拉扯太大時,只能靠佛法的力量慢慢化解。

法師舉一位年輕人的例子,他從小面對父親不斷的嘮叨,心中的不耐就用默念《心經》來對應,但是他不滿的情緒並沒有得到紓解。法師告訴他以《心經》來抗拒進來的垃圾,這不是智慧,也沒有慈悲。那該怎麼做呢?最好的方式是正面的回應父親,先面帶微笑,然後說謝謝、感恩。要以智化情,做一個無底的垃圾桶,否則這些垃圾一直累積在自己身上,心裡會一直發臭,成為千年糞坑。這雖然很難做到,但只要不斷的去練習,一定會化解彼此間的緊張關係。



心安在道上~不要不清不楚的打卡用功

面對問題,正確觀念的建立很重要,能讓我們心穩定下來。當情緒來時,身體一定是緊的、不舒服的,這時要回到禪修的方法練習放鬆,先做深呼吸,感覺胸腔擴張及肌肉緊繃的狀態;再緩緩吐氣,感覺身體放鬆。只要來回做幾次深呼吸,就能減緩那股情緒要衝出去的力量。透過呼吸的所緣境,心有了對象可以安住下來,這樣心才不會被一波波流動的妄念帶著走。這是第一個層次:把心安在事項上。

接著要進一步提升,把心安在道上。這時依然要放鬆身心,安住在呼吸上,要如實的去感覺身心,不要有預設的想法,不去做比較,整個過程是清清楚楚的,這種以平常心的觀照,就叫做直觀,這是佛陀所教導的智慧,透過祖師代代傳下來的。法師也提醒我們,不要用慣性的模式去做定課,以為只要時間到了,就按表抄課的打坐、誦經、念佛、持咒,但在這過程中心是不清楚、不專注的,這叫做打卡用功,不是真正修行。



從安定身心到實踐佛法~發起菩提心

處理身心的方法是先從身體到內心,從有相到無相,最終的目標是達到“無我”。這要回到當下,從“有我”的基礎實際做練習:用“戒”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再用“定”來讓身心更穩定,然後透過方法思維無常、無我的觀念,讓“慧”生起,這也是出離心的體現。

最後法師勉勵大家要發起菩提心,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。我們來當義工幫助他人,這就是實踐“心無所住,而生其心”的出離心和菩提心了,因為我們在放下自己的私欲為他人服務過程中,同時也是在透過佛法的智慧放下自我的執著,心中自然快樂自在了!

與法相應~期待下次說法因緣

這是本期“快樂生活禪”最後一堂課了,三堂課扎實的佛法課程,圓滿劃下了句點。法師在輕鬆的言語中,不斷提點我們佛法的核心要義,並從不同的面向切入,告訴我們佛法的正確觀念與實踐方法,從淺入深一步步做引導。雖然我們依舊受著慣性的牽引,也在妄念潮浪中翻攪,但這些觀念和方法讓我們在生活中有了著力點,我們知道該從哪裡去做努力。三次課程的時間總是太短暫,期望常源法師很快又有因緣來台南普照。

文:凃藻芬
圖:何雅琦
TOP